还在东一篇西一篇地写文章?你的内容可能都是“散沙”

各位做独立站SEO的朋友,有没有过这种感觉:

辛辛苦苦写了几十篇文章,网站看起来内容挺多,但流量就是不上不下,询盘更是寥寥无几。

更要命的是,今天写完这篇,明天就不知道该写啥了,选题越选越迷茫,不知道写什么是对的…

结果就是,内容越写越乱,越写越没劲,感觉自己只是一个“文章搬运工”,做的都是无用功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因为我们可能从一开始,就用错了力气。

这篇文章,我想跟你分享一个常用的、能解决上面问题的核心思路——先搭框架,再填文章。

这个“框架”,在SEO里的专业名词,叫“话题集群 (Topic Cluster)”

听起来有点专业,但说白了,就是别再东一篇西一篇地乱写了,而是有规划地、成体系地、像写一个系列,一个章节一样去创作内容。

那么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?

01 | 话题力量更集中

我先问你一个问题:你是用十根手指头,一根一根地去戳人比较痛?还是把它们握成一个拳头,打过去比较痛?

答案肯定是拳头。

说真的,如果你没有梳理话题集群,你的文章其实很难撑起一个话题的权重,就像那十根散开的手指。

比如你今天写“A产品怎么用”,明天写一篇“B行业的资讯”,后天又写“C公司的动态”,这些文章之间毫无关联。

在谷歌看来,你虽然什么都懂一点,但没有一个话题是你有“权重”的。你的力量,是散的。

而“话题集群”呢?就是把所有关于某个核心主题的文章,“握成一个拳头”。这样做,会更有力气一点,让你在这个话题上更有“重要性”一点。

当你围绕一个核心主题,系统地写了10篇、20篇文章之后,你就是在清清楚楚地跟谷歌表明:“在这个话题上,我就是专家!”。

你在这个话题上的权重和权威性,就会被快速建立起来了。

02 | 做内链更丝滑

做SEO的都知道,内链很重要,能互相传递权重。

但如果你写的文章是东一篇西一篇,做内链就会非常痛苦和刻意。

你总不能在讲“帐篷”的文章里,硬生生插一个“厨房小家电”的链接吧?这不仅用户觉得奇怪,谷歌也觉得莫名其妙。

但当你用了“话题集群”的思路,内链就成了最自然不过的事情。

你写“露营新手指南”的时候,提到挑选装备,是不是可以自然地链接到“如何挑选帐篷”和“户外电源推荐”这两篇文章?

你在写“露营烧烤食谱”时,提到生火,是不是可以链接到一篇关于“户外安全用火”的文章?

这样一来,你的所有相关内容,就像一张蜘蛛网,互相连接,彼此支撑。

权重和信任度就在这张网里流动,让你整个“户外露营”的话题地位都变得非常牢固。

03 | 从“找选题”到“填计划”

这是“话题集群”对于我们需要持续更新文章最爽的一个好处。

新手写文章,最痛苦的就是“下一篇写啥?”。因为没有规划,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“从0到1”的、痛苦的思考过程。

而提前梳理好话题集群,本质上是给文章创作画好了一张“图纸”

你已经提前规划好了,这个月我要把“户外露营”这个系列写完,总共有10个选题,我都列在了我的文档里。

今天写完“帐篷”,明天就按计划写“睡袋”,后天写“防潮垫”。

你看,你的工作状态,就从每天为选题发愁,变成可以按部就班执行的计划

你不再需要反复纠结,只需要顺着框架,把内容填充进去就行。整个内容策划,既清晰又高效。

04 | 用户的搜索路径更全面

这还有一个更进阶的好处。

用户在做购买决策前,他的搜索行为是有一个“路径”的。

比如一个想买相机的新手,他可能会这样一步步地搜:

了解阶段:“单反和微单的区别是什么?”

对比阶段:“新手入门微单相机推荐”、“索尼A6400和富士XT30哪个好?”

决策阶段:“索尼A6400套机价格”、“相机镜头怎么选配”

一个规划好的“微单相机”话题集群,正好可以把用户从了解到决策的每一个环节,都写一篇对应的文章去“拦截”。

当用户发现,无论他搜什么相关问题,看到的都是你的专业内容时,你说他最终会信任谁?

这种做法,不仅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,更是在向谷歌证明:你在这个领域,是绝对的、全面的权威。

05 | 具体怎么落地?

说了这么多好处,具体到我们自己,该怎么上手操作呢?其实不复杂,就三步:

第一步:找到你的核心话题。

这个核心话题,应该是你业务中最重要、最宽泛的那个词,我们管它叫“支柱页面”。

比如做相机的,“微单相机”就是个很好的核心;做外贸机械的,“CNC加工中心”就是个好核心。

第二步:列出所有细分话题。

围绕你的“主心骨”,去想客户还会关心哪些具体问题?

比如“CNC加工中心多少钱一台”、“五轴和三轴的区别”、“日常维护保养指南”等等。

把这些能想到的问题(长尾关键词)都列出来,每一个问题,就是你未来的一篇文章。

第三步:规划你的内链。

提前想好,这些细分文章,都要用链接指向你的核心话题。

同时,内容相关的细分文章之间,也要互相链接。这样,一张能传递权重的“内链网络”就规划好了。

总结:先画图纸,再盖房子

所以说到底,“话题集群”这个思路,不仅仅是一个好用的SEO技巧,它更是一种“用户思维”的体现。

当你不再是零散地回答问题,而是系统地为用户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时,用户能感受到你的专业和用心,谷歌也同样可以。

所以,不要成为一个只会埋头用AI生成的作者,而是要转变为一个“抬头看图的策划师”

在动笔之前,先把个话题集群规划好。哪里是核心主题,哪里是细分话题,哪里要内链布局,都清清楚楚。

这样,你不仅能建出一个结构优质、四通八达的网站,还能在这个过程中,慢慢培养起“站在用户需求链上思考”的习惯。

从“被动找话题”,到“主动规划内容矩阵”,这才是我们做内容,建立长期资产最该走的路。

如果你也认同这条“难而正确的路”,想聊聊如何为你的网站文章也画好这张“图纸”,欢迎随时添加微信(jiamingSEO),我们一起交流。

吴明佳

在这里,我分享对SEO的实战经验和独到见解,希望能助你少走弯路。想要深入交流,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。

分享文章 :
相关文章: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