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各位做外贸独立站的老板,五月底有没有被谷歌的算法更新搞得心惊胆战?
很不幸,我中招了。
五月底那段时间,我眼看着网站的数据往下掉,表面上不能慌,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急。
和其他所有站长一样,我开始排查问题:外链出问题了?内容质量不行了?还是技术SEO有硬伤?
在GSC(Google Search Console)里查来查去,我突然发现收录掉了。没错,前面的收录都是好好的,内容也是用心写的,突然就掉了那么多。
我再细看原因,发现网站里有大量页面处于“已抓取-尚未编入索引”的状态。说白了,就是谷歌来看过了,但它觉得这些页面是“垃圾”,连收录的资格都不给。
我把这些“已抓取-尚未编入索引”都导出来之后,用Excel打开,发现这些“垃圾页面”绝大部分都来自我之前用自动翻译(TranslatePress)生成的、根本没时间打理的好几个小语种版本。
看着这些除了带来一些展示,没有带来任何点击,不产生价值的页面,加上谷歌突然大批量退收录,
如果站内还留着大量内容质量薄弱的页面,那网站肯定很难起来,因为你不能跟谷歌对着干,对着干是没有出路…
于是,我直接动手,把那5个质量最低、几乎没有流量的小语种版本,从网站上彻底删除了。
这其实是一项SEO优化“内容修剪 (Content Pruning)”:内容修剪是从您的网站中更新和删除过时、不相关和表现不佳的内容以提高 SEO 性能和 SERP 排名的过程。

“内容修剪”前后数据对比
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到,在我进行“内容修剪”之后,网站的总展示量和点击量,一改颓势,开始了一波非常健康的持续上涨。


还有抓取统计数据。我删了那么多页面,Google来我网站爬取的频率和总量,也跟着涨起来了!

删除页面后,抓取请求的峰值和频率显著提高。
为什么删除低质量页面,数据反而变好了?
经过复盘和研究,我发现这次的数据增长,背后是三个非常核心的SEO知识点在起作用。我用大白话和比喻来讲,方便大家理解。
01 | 优化抓取预算
Google分配给每个网站的抓取资源(我们称之为“抓取预算”)是有限的。
网站之前有10块地(10个语种),其中5块打理得还不错(高质量英文站),另外5块杂草丛生(低质量小语种站)。
园丁(Google)需要把有限的水肥分给所有10块地,结果大量资源被浪费在那些杂草上。
当我把杂草地(低质量页面)清掉后,园丁现在可以把100%的水肥,都用在那5块优质的土地上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抓取数据会暴涨,因为Google现在能更频繁、更深入地“浇灌”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页面了。
02 | 提升网站整体质量分
Google不仅看单页,还看整站。网站在它眼里,是有一份“整体成绩单”的。
如果问我有5门90分的课(高质量内容),和5门40分的课(垃圾内容),平均分只有65分,刚及格。
当我果断地把那5门不及格的课“退掉”后,我的成绩单上只剩下90分的科目,我立刻从“及格生”变成了“优等生”。
Google看到了这份更好的成绩单,自然会给予我更高的信任和权重,这会直接反映在我的核心页面的排名和展示量上。
03 | 集中链接权重
一个网站的权重,就像武侠小说里的“内力”,会在内部链接之间流动。页面太多、太杂,就会导致“内力”被稀释,分散到很多无效的页面上。
我删掉大量无效页面后,内部链接结构变得更紧凑。
从首页、核心服务页传递出去的“内力”,现在可以更集中地流向剩下的核心页面,这有效地帮我巩固了核心业务上的“主题权威性”。
总结:SEO里的“断舍离”,质量永远大于数量
这次实战复盘,验证了SEO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:“少即是多 (Less is More)”。
这也给所有外贸老板或者运营人员提了个醒:不要盲目追求页面数量。
您网站上那些为了凑数、低质量、纯机器翻译、几乎无人访问的页面,它们不是资产,而是“内容负资产”。
它们正在悄悄地拖累你的“平均分”,浪费你的“抓取预算”。
各位不妨也去GSC后台看一看,有多少页面是“已抓取-尚未编入索引”的?它们可能就是你需要果断“修剪”掉的杂枝。
当然,我不是说小语种不能做。恰恰相反,高质量的小语种站是巨大的蓝海。
关键在于,我们必须确保有精力去维护它,让它的内容质量不低于主站。否则,宁缺毋滥。
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,或者在自己的独立站和SEO上有什么困惑,想找个懂行的人聊聊,欢迎随时私信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