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,大家好,我是明佳。
你是否也陷入了“内容型内耗”:
文章看起来很专业,流量数据也不错,但邮箱里就是安安静静,一个询盘都没有?
你今天发一篇文章,过两天又发一篇文章,半年时间写了50多篇你认为的,高质量的行业干货文章。
然后网站的数据也确实有点起色,你就期待着,以为询盘会随之而来,虽然这样有一点效果,但是可能效果不会太大。
因为你输出的内容都是吸引来的都是获取信息的,这些客户可能不够精准,或者不是在购买阶段。
所以,你的询盘数量还是也不会涨得太快。
其实,这是很多做内容营销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平台期:
我们把90%的精力都花在了引流上面,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流量进来之后,我们最关键的“承接”环节。
就是说流量进来之后,你怎么去承接这个流量?这直接影响了流量能不能转化成为询盘。
这篇文章的目的,就是想带你一起去分析那个被忽略的、决定询盘转化的关键页面。
01
文章只是把客户带到了“毛坯房”
我打个比喻:
你写好的每一篇文章就像一张设计精美的传单,成功地把客户吸引到了你的店铺里面。
但是客户一进来,看到你的店铺可能就是产品都没有摆好,没有做好产品的展示或营销,那么客户自然会立刻掉头走人。
这非常浪费我们辛苦引流来的流量。
你想一下,客户通过一篇解决某个问题的文章,对你产生了兴趣,他下一步想了解的可能是
“你具体有什么产品能够解决我这个问题?”。
但是,如果他点开你的分类页,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差,就是几张产品图片,连相关的文案都没有多写一些。
那么你就完全没有办法去承接到这个客户的需求。
一个杂乱无章、很简陋的产品分类页,会瞬间抵消掉你专业文章建立起来的所有信任感。
客户会觉得:“这家公司理论讲得不错,但产品看起来很不专业,一看就是没有花心思去做。”
这样就会打消掉客户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。
所以说,询盘没有增长的问题,往往不在于文章写得不够好,
流量进不来,是文章的问题;流量留不住,是页面的问题。
我有一个客户也是这样,流量进来了不少,但是在产品分类页的精细化打磨这块还是差点意思。
我们都想要询盘,但你又是否真的是去调研过用户需求,用心去打磨好你的每一个产品分类页了?
02
产品分类页是你的线上“金牌销售”
产品分类页,不应该只是一个产品目录,而应该是你精心策划的、能够引导客户、建立信任、促成转化的落地页。
产品分类页是我们所有流量的中转枢纽。
所有从不同文章引来的流量,都会汇集到这个产品分类页面,然后被精准地分流到最适合他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。
03
如何打磨“产品分类页”?
说了那么多,你可能想知道,怎么去策划一个优秀的B2B产品分类页?它应该包含什么东西?
建议一:按“客户需求”,而非“产品型号”来分类。
不要再用那些ABC-001、002这种内部型号了。
你要尝试用“按应用行业分类”、“按解决方案分类”、或者“按材质特性分类”这种客户能看得懂的逻辑来组织产品。
这样客户一看到这些分类,就能马上对应到自己的需求上,很容易找到他想要的东西。
你要尽量把客户留在我们的网站,他多浏览一个页面,就越能对我们产生兴趣,这样就离询盘越近。
建议二:在页面上集成“信任证据”。
我们可以在这个产品分类页上,加上这个分类相关的成功案例、客户评价,或者一些产品的PDF资料下载入口。
让客户在看我们产品的时候,也能从侧面看到一些实力的证明。
建议三:为每个分类写一段“导购语”。
在页面开头,用一小段话,告诉客户这个分类下的产品,主要是解决了什么问题?适合什么样的客户?
要像一个金牌销售一样,主动地去引导客户。
总结:从“引流”到“转化”的闭环
所以说,做SEO,不仅仅是把文章写好,把流量引进来就完事了,这其实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。
真正的另一半,是为这些流量,去设计一条从“被吸引”到“被说服”,再到“促行动”的完整路径。
不要在拼命用AI写文章这种效果甚微的事情上花太多力气,而是要去策划一系列营销型的产品分类页,这个才是决定询盘的核心。
当你把文章和产品分类页完美结合的时候,高质量的询盘就离你不远了~
如果你也想为你的独立站,设计这样一套从“吸引”到“说服”再到“询盘”的完整转化路径,把网站真正打造成一个“被动询盘增长系统“,
欢迎添加我的微信【jiamingSEO】,我们具体聊聊。
延伸阅读